2018年,癌癥帶走了全球960萬人的生命,克服癌癥的恐懼,一直是人類不懈追逐的目標。任何一個對抗癌癥的科學進步,都牽動著億萬人的心弦。
每年有數百萬人死于癌癥,這是人類面對的最大健康挑戰(zhàn)之一。2018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得主,美國免疫學家詹姆斯·艾利森(James Allison)和日本免疫學家本庶佑(Tasuku Honjo)因“通過抑制免疫負調節(jié)機制,發(fā)現了新的癌癥治療方法”的卓越貢獻共享該榮譽。兩位免疫學巨匠,開啟了CTLA-4和PD-1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在人類腫瘤的成功應用。

其實,關于免疫學的研究
早在一百多年前就開始了
1901年,首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授予了免疫學家Emilvon Behring,迄今約有30位免疫學家獲此殊榮。
110年后,三位免疫學家又獲得了諾貝爾醫(yī)學或生理學獎,以表彰他們在樹突狀細胞和固有免疫分子方面的重要研究發(fā)現。
2011年,美國科學家布魯斯?博伊特勒、法國科學家朱爾斯?霍夫曼和加拿大科學家拉爾夫?斯坦曼就因為在免疫系統(tǒng)激活的關鍵原理的研究而獲得了當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其發(fā)現的重要意義在于:
免疫系統(tǒng)是人體和動物健康“防線”,用以抵御細菌和其他微生物。他們發(fā)現了免疫系統(tǒng)激活的關鍵原理,從而徹底革新了我們對免疫系統(tǒng)的認識,為驅使人體自身細胞和免疫進程來阻止傳染病、自體免疫紊亂、過敏、癌癥和器官移植排異提供了可能性,例如癌癥治療疫苗的開發(fā)。

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為什么一定要存儲免疫細胞?
因為免疫系統(tǒng)衰退是造成許多疾病發(fā)生的主因。
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獨特的免疫細胞,它們是健康的守護者,肩負清除體內病原體、被感染、老化、變異細胞或癌細胞的重任。免疫細胞療法的原理,就是運用自身免疫細胞來對抗疾病,以先進的體外培養(yǎng)技術,增強自身免疫細胞對抗特定病原的能力,因為是利用自己的免疫細胞,不會產生排斥反應,是十分安全、無毒副作用的。
上述諾貝爾醫(yī)學獎得主加拿大的免疫學家斯坦曼就是最好的證明。他以自行研發(fā)的免疫細胞療法治療罹患的胰腺癌,有效延長了自身的壽命,更親身驗證到免疫細胞療法的成效。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免疫細胞卻逐漸退化,長年研究免疫學的日本東京理科大學安部良教授表示:「讓免疫力下降的最大原因,就是年齡的增加」。
這也是癌癥、傳染病及慢性疾病大多伴隨著老化而來的原因,因為一旦人體的免疫力在20歲到達到巔峰后,免疫系統(tǒng)便隨著年齡老化而逐漸下降,當40歲時,免疫力只有巔峰時的1/2;等到了70歲,更是只剩下巔峰期的1/10。在無法順利取得健康免疫細胞的情況下,治療效果勢必大打折扣。
藥理學教授潘懷宗博士認為,免疫治療成功的關鍵之一是要能拿到許多功能良好的T細胞,更是強烈建議提早儲存健康的免疫細胞。許多患者就是因為無法取得健康的免疫細胞,而導致治療成效受限,所以提早儲存健康的免疫細胞十分重要。
之前看到這樣一位病人,乳腺癌轉骨,經過放化療之后,希望做免疫細胞治療,醫(yī)生說你現在的血液指標不適合進行采血和培養(yǎng),需要調養(yǎng),等到指標達到再進行治療,可是這個病人卻沒能等到那一天?,F在想想,如果她在放化療之前就先進行免疫細胞儲存,或者更早,在自己年輕的時間儲存健康的免疫細胞,就有可能挽救自己的生命。

免疫細胞為生命健康帶來無限可能
01.治愈卡特總統(tǒng)晚期黑色素瘤的神秘免疫療法
美國前總統(tǒng)吉米·卡特曾公開宣布黑色素腫瘤細胞已擴散到肝臟和大腦,他表現得頗為放松,甚至偶爾還會開玩笑。這位90多歲的老人得到了痊愈,他經過6個月最尖端的免疫細胞治療,體內癌細胞已經無法檢測到,于是卡特宣布了這個好消息。

事實也證明,卡特接受免疫療法后身體很正常,幾乎沒有副作用。
02.抗衰保健:“創(chuàng)派鼻祖”的親身實踐
“細胞免疫治療之父”關根暉彬教授曾經利用自己-196℃保存了多年的免疫細胞進行自體回輸,回輸后體內DHEA-S含量得到明顯提高(DHEA-S下降是衰老的根本原因),抗衰療效十分顯著,這是世界上最早證實免疫細胞可以長期保存并且用于抗衰保健的臨床案例。
78歲的關根暉彬教授身體依然康健,且仍然活躍在細胞免疫治療的研究領域,思維敏捷,一點也不輸給年輕后輩。
03.CAR-T勝利的見證:美國5歲癌癥患者痊愈
美國小女孩艾米麗(Emily Whitehead)5歲就被診斷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經過化療后毫無起效,在等待骨髓移植期間病情惡化,醫(yī)生為艾米麗進行了CAR-T細胞治療。

自艾米麗7歲生日當天醒來,現在8年仍然身體健康,癌癥無復發(fā)跡象,可以上學、學習鋼琴、像其他孩子一樣正常體驗生命的美好。
在一生的所有花費中,
你為自己的健康投資了多少?
統(tǒng)計數據顯示,肝癌患者平均住院144天,住院支出費用平均約76.2萬元;胃癌患者平均住院天數137天,花費更高達98.8萬元。
止吐針、營養(yǎng)針、長期治療與看護醫(yī)療費用、醫(yī)師指定用藥、病房費差額、標靶用藥等等,面對這天文數字般的醫(yī)療花費,該如何承受?
況且這場體力與金錢的長期消耗戰(zhàn),并不是萬無一失,對癌癥患者來說,每一次現有療法的嘗試,也只是另一場生死交關的背水一戰(zhàn)。

與患病后,動輒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醫(yī)療開支相比,提前進行免疫細胞儲存,在健康這件事兒上,預防永遠大于治療。
現如今,免疫細胞治療領域在國際上已經取得了非常矚目的成績,而且隨著科技的發(fā)展,10年、20年后免疫細胞治療能給我們帶來的驚喜更是無法預測的。
不可否認,未來免疫學的研究將會成為新的趨勢,因為地球上的物種都是因為自身免疫力的存在而不斷的繁衍生息和進化,最自然的,才是最合理的,讓你自身的免疫系統(tǒng)去發(fā)揮本該發(fā)揮的作用,來幫助你消除疾病,恢復健康,這才是大自然的智慧之道。

借用《侏羅紀公園》里的一句臺詞:生命總會找到自己的出路。
而你健康的出路,就是你自己身體里面最好的醫(yī)生——免疫系統(tǒng)!